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你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地方动态:14个市州联手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四川样板”

CPS中安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四川省14个一期试点市州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四川特色、地域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样本,联手打造出市域社会治理的“四川样板”。他们的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川省是全国最早申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省份之一。
2019年12月,也就是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不久,四川省委就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确定成都、眉山、自贡、乐山、宜宾、内江、巴中、绵阳、广安、遂宁、攀枝花、达州、泸州、甘孜州等14个市州为第一期试点;德阳、南充、广元、雅安、资阳、阿坝州、凉山州等7个市州为第二期试点。也就是全省21个市州全部申报参加试点建设。
2020年5月29日,中央政法委批复同意四川省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第一期和第二期地区名单。

按照部署,试点期满,将由省委政法委组织考核初审,报中央政法委组织复审验收;复审验收合格的,授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以来,四川省积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创新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四川特色、地域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样本。

联动协作,构建共治共享格局
2020年,四川省委政法委先后召开了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平安四川建设暨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等一系列会议,有力有序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制定了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试点工作方案》《四川省区域特色工作指引》等文件,对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任务进行系统部署,并于2020年6月专门成立了平安四川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市域社会治理专项组,从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树立科学理念,创新治理模式,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四川样板”。

各级党委政府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十四五”规划,协同部署落实市域社会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省上下迅速形成齐抓共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格局,并建立起“三同两共”工作机制,推动部门之间联动协作、广大群众携手共治,着力实现市域社会治理与城乡基层治理的协同发展,形成具有四川特色“双轮驱动”市域社会治理推进模式。

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平安四川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邓勇多次赴试点地区深入调研、分类指导。邓勇强调: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着眼新起点、宽领域、多层次、高标准系统谋篇布局。

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与城乡基层治理,一体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分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目标任务。

为了确保落实有力,四川省坚持任务管理“目标化”、工作推进“项目化”,努力实现权责匹配和资源整合统一,切实将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形成全省上下齐抓共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格局,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开展。

四川省注重市域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将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等规范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纳入乡镇区划、村级建制调整规划,写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政策文件,加快搭建社会治理实战化平台,逐步形成城乡基层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

目前,全省以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雪亮工程”三大信息系统为支撑,不断完善综治信息平台,全面掌握社会治理基础信息数据,统筹发挥各社会治理单位职能职责,切实提升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水平。截至目前,全省31488个村(社区)完成了“雪亮工程”建设,覆盖率达89.5%。

省综治中心共接入“雪亮工程”“天网”及社会视频资源50万余路,省级共享交换平台与21个市(州)全部实现了互联互通,构建起了纵向联通、横向贯通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有效提升了“智能化”防控水平。





上一篇:行业动态:这些安防业务要火!未来安防企业业绩的增长点在这? 下一篇: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版权所有:2025国际智慧城市及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执行招商单位     沪ICP备2021016363号-10

咨询热线:021-5296 2599       组委会联系人:胡先生189 1849 9659(微信添加,2025成都低空经济展)       官方网址:www.CPSEE-Expo.com 

展会别称:2025智慧城市展|数字经济展|低空经济展|国际低空产业展|国际无人机展|国际智慧城市展|国际数字城市展|国际低空经济展|国际无人救援展|国际智慧应急展